类是现实世界或思维世界中的实体在计算机中的反映,它将数据以及这些数据上的操作封装在一起。对象是具有类型的变量。类和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技术中的最基本的概念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Java类和对象的概念,类和对象的区别是什么吧。
一、类
1)类的声明
在使用类之前,必须先声明。类的声明格式如下:
[标识符] class 类名称 { //类的成员变量 //类的方法 }
· 声明类需要使用关键字class,在class之后是类的名称。
· 标识符可以是public、private、protected或者完全省略。
· 类名应该是由一个或多个有意义的单词连缀而成,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,单词之间不要使用其他分隔符。
2)类的方法
类的方法有四个要素,分别是方法名称、返回值类型、参数和方法体。定义一个方法的语法格式如下:
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(参数列表) { //方法体 return 返回值; }
方法包含一个方法头和一个方法体。方法头包括修饰符、返回值类型、方法名称和参数列表。
· 修饰符:定义了该方法的访问类型,是可选的。
· 返回值类型:指定了方法返回的数据类型。它可以是任意有效的类型,如果方法没有返回值,则其返回类型必须是void,不能省略。方法体中的返回值类型要与方法头中定义的返回值类型一致。
· 方法名称:要遵循Java标识符命名规范,通常以英文中的动词开头。
· 参数列表:由类型、标识符组成,每个参数之间使用逗号分隔开。方法可以没有参数,但方法名称后面的括号不能省略。
· 方法体:指方法头后{}内的内容,主要用来实现一定的功能。
二、对象
对象是根据类创建的。在Java中,使用关键字new来创建一个新的对象。创建对象的过程如下:
(1)声明:声明一个对象,包括对象名称和对象类型。
(2)实例化:使用关键字new来创建一个对象。
(3)初始化:使用new创建对象时,会调用构造方法初始化对象。
对象(object)是对类的实例化。在Java的世界里,“一切皆为对象”,面向对象的核心就是对象。由类产生对象的格式如下:
类名 对象名 = new 类名();
访问对象的成员变量或者方法的格式如下:
对象名称.属性名 对象名称.方法名()
三、构造方法
在创建类的对象时,对类中的所有成员变量都要初始化。Java允许对象在创建时进行初始化,初始化的实现是通过构造方法来完成的。
在创建类的对象时,使用new关键字和一个与类名相同的方法来完成,该方法在实例化过程中被调用,成为构造方法。构造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成员方法,主要特点如下:
(1)构造方法的名称必须与类的名称完全相同。
(2)构造方法不返回任何数据类型,也不需要使用void关键字声明。
(3)构造方法的作用是创建对象并初始化成员变量。
(4)在创建对象时,系统会自动调用类的构造方法。
(5)构造方法一般用public关键字声明。
(6)每个类至少有一个构造方法。如果不定义构造方法,Java将提供一个默认的不带参数且方法体为空的构造方法。
四、类和对象区别
类是一个模板,它描述一类对象的行为和状态。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,有状态和行为。下面我们看看它们的区别吧。
1.类是对象的抽象,而对象是类的具体实例;
2.类是抽象的,不占用内存,而对象是具体的,占用存储空间;
3.类是用于创建对象的蓝图,它是一个定义包括在特定类型的对象中的方法和变量的软件模板。
总结:类是对某一类事务的描述,是抽象的、概念上的定义,对象是实际存在的该类事务的个体。对象和对象之间可以不同,改变其中一个对象的某些属性,不会影响到其他的对象。